甘孜县多部门联动开展2025年度防汛应急演练筑牢地灾“安全防线”
,切实提升全县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协同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甘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县医院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在下雄乡俄措村俄措滑坡隐患点组织开展“甘孜县2025年度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以“桌面推演+实战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俄措村村民、施工方代表等30余人全程参与避险,通过全流程、多场景的实战化操作,全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各部门应急响应的协同性。
本次演练由多个核心部门及下雄乡政府共同参与,成立演练指挥部,下设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医疗救护组、交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技术专家组等6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清单。演练前,各参演单位召开专题部署会,围绕俄措滑坡历史灾情、地形特点及当前防汛形势,针对性设计“三段式”模拟场景(灾情预警、群众转移、险情升级处置),并提前在演练现场配备应急包(含急救药品、饮用水、照明工具等)、搭建应急通信网络、设置声光应急信号装置,确保演练贴近实战。
上午10时,演练正式开始。模拟背景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俄措滑坡隐患点监测数据异常(位移速率加快),县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专业监测设备发现滑坡体出现局部裂缝扩大迹象,可能发生中型规模滑坡,威胁下方俄措村20余户村民及附近施工方20余名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第一阶段(预警响应)县气象局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推送雨情预警信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步反馈滑坡体监测异常数据;指挥部立即启动《甘孜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响应,通过应急广播、手摇警报器、敲锣等方式向俄措村及施工区域发布转移信号,要求相关责任人组织受威胁群众按预定路线紧急避险。第二阶段(人员转移)俄措村村干部、施工方安全负责人迅速响应,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组织村民及施工人员沿预设的安全路线(避开滑坡体影响范围)向村应急避难场所转移;人员转移组沿途引导、清点人数,对行动不便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背扶;交通保障组提前疏导周边道路,确保转移路线分,所有受威胁人员全部安全转移至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组随即开展情绪安抚和基础健康检查。第三阶段(险情升级处置)演练中模拟“滑坡体突然加速滑动,部分道路被掩埋,2名村民在转移途中‘受轻伤’”的突发情况。指挥部立即提升响应等级至Ⅱ级,技术专家组现场研判滑坡发展趋势,提出“扩大警戒范围、封锁危险区域”建议;交通保障组调派挖掘机、装载机对塌方路段进行临时抢通;医疗救护组携带应急包快速抵达“伤员”位置,实施止血、固定等急救措施后转运至县医院(模拟)进一步治疗;后勤保障组向避难场所群众发放应急物资(食品、饮用水、毛毯等),并做好心理疏导。11时00分,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演练圆满结束。
本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多部门协同高效,群众参与积极,既检验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也提升了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了“练指挥、练协同、练队伍、练保障”的预期目标。并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县—乡—村—点”四级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强化重点区域监测预警;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进工地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应急培训等方式,切实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链接
,切实提升全县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协同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甘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县医院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在下雄乡俄措村俄措滑坡隐患点组织开展“甘孜县2025年度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以“桌面推演+实战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俄措村村民、施工方代表等30余人全程参与避险,通过全流程、多场景的实战化操作,全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各部门应急响应的协同性。
本次演练由多个核心部门及下雄乡政府共同参与,成立演练指挥部,下设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医疗救护组、交通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技术专家组等6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清单。演练前,各参演单位召开专题部署会,围绕俄措滑坡历史灾情、地形特点及当前防汛形势,针对性设计“三段式”模拟场景(灾情预警、群众转移、险情升级处置),并提前在演练现场配备应急包(含急救药品、饮用水、照明工具等)、搭建应急通信网络、设置声光应急信号装置,确保演练贴近实战。
上午10时,演练正式开始。模拟背景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俄措滑坡隐患点监测数据异常(位移速率加快),县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专业监测设备发现滑坡体出现局部裂缝扩大迹象,可能发生中型规模滑坡,威胁下方俄措村20余户村民及附近施工方20余名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第一阶段(预警响应)县气象局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推送雨情预警信息,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步反馈滑坡体监测异常数据;指挥部立即启动《甘孜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响应,通过应急广播、手摇警报器、敲锣等方式向俄措村及施工区域发布转移信号,要求相关责任人组织受威胁群众按预定路线紧急避险。第二阶段(人员转移)俄措村村干部、施工方安全负责人迅速响应,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组织村民及施工人员沿预设的安全路线(避开滑坡体影响范围)向村应急避难场所转移;人员转移组沿途引导、清点人数,对行动不便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背扶;交通保障组提前疏导周边道路,确保转移路线分,所有受威胁人员全部安全转移至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组随即开展情绪安抚和基础健康检查。第三阶段(险情升级处置)演练中模拟“滑坡体突然加速滑动,部分道路被掩埋,2名村民在转移途中‘受轻伤’”的突发情况。指挥部立即提升响应等级至Ⅱ级,技术专家组现场研判滑坡发展趋势,提出“扩大警戒范围、封锁危险区域”建议;交通保障组调派挖掘机、装载机对塌方路段进行临时抢通;医疗救护组携带应急包快速抵达“伤员”位置,实施止血、固定等急救措施后转运至县医院(模拟)进一步治疗;后勤保障组向避难场所群众发放应急物资(食品、饮用水、毛毯等),并做好心理疏导。11时00分,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演练圆满结束。
本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多部门协同高效,群众参与积极,既检验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也提升了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了“练指挥、练协同、练队伍、练保障”的预期目标。并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县—乡—村—点”四级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强化重点区域监测预警;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进工地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应急培训等方式,切实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