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HONE
0898-08980898
产品展示
PRODUCT
SERVICE PHONE
0898-08980898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898-08980898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邮箱:admin@youweb.com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祝贺!王二涛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5-08-26 19:16:11点击量: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收获2项一等奖:其中,由王二涛研究员领衔完成的“植物-微生物共生的机理”项目获202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氮、磷等营养的高效利用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作物减肥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根际微生物优势,高效获取土壤营养是绿色农业的关键。

  本项目聚焦植物-微生物营养交换与调控,在共生信号的特异识别与演化、共生固氮的机制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引领了国际该领域研究的革新性发展。成果包括:1)建立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和调控的基本理论框架,发现菌根因子受体揭示植物-微生物互作信号识别新机制:创新性地发现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丛枝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颠覆了菌根共生领域以“糖营养”为核心的传统碳源营养交换观点(

  Science, 2017);发现SPX-PHR模块控制菌根共生中碳-磷营养交换的平衡,回答了菌根共生中植物“自我调节” 的重要科学问题(Cell, 2021封面); 发现并命名菌根因子受体OsMYR1,并揭示OsMYR1-CERK1蛋白复合体起始菌根共生信号的分子机制(Molelcular Plant, 2019封面)。2)阐明豆科植物根瘤器官发生与调控的分子基础与演化机制:发现SHR-SCR干细胞程序赋予豆科植物根皮层细胞有丝分裂的能力,回答了“为什么豆科植物能结瘤固氮”这个百年难题(Nature, 2021);解析DELLA整合钙离子感知复合体和下游转录因子复合体,调控根瘤发育的分子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封面Feature article)。多项研究成果被认为是领域奠基性工作,其中3篇植物-微生物营养交换与调控的论文编入美国和中国教科书,3篇为封面论文,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引用共计1131次,其中他引为1044次,单篇最高573次,并被撰文评述、F1000和Nature Plants等推荐。项目负责人获得首批新基石研究员、中国青年科技奖、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学探索奖、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多项奖励。